星標并回復?『福利』 送你一套成長資源包 文丨小云 來源丨云說職場 全文約3200字,建議閱讀時間 6分鐘 你好,我是小云。 最近看了電視劇《歡迎光臨》,一部關于小人物的劇,主要圍繞五星級酒店的三個門童展開的。 張光正,大專畢業,參加工作五六年。 陳精典,本科畢業,研沒考上,索性一邊兼職一邊考研。 王睿,門童干了15年。 三個人一開場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一起擠在潮濕的員工宿舍,常年見不到陽光,還患上了濕疹。 忍無可忍,于是決定一起合租,一個住臥室,一個住客廳,一個住陽臺。 從陰暗的地下室,搬到了居民樓,三個人開啟了追光之旅。 張光正一個月薪5000元的門童,無房無車北漂戶,卻追到了一個月薪3萬的北京土著空乘,一路橫掃各種富二代、企業老總等競爭對手。 陳精典一個年年考研年年落榜的負能量青年,裸辭工作,孤注一擲,準備考研。 王睿一個干了15年門童的大齡單身男青年,錯過喜歡的女孩后,終于又遇到了愛情。 這個劇情,怎么看都很扯淡。 但就是如此扯淡的劇情,卻是小人物找光的歷程。 1 張光正的光 張光正,東北人,來北京打拼。 沒有漂亮的學歷,也沒有可觀的資源,只能選擇最基層的工作,一個五星級酒店的門童。 對他來說,這或許是自己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 所以他還是蠻珍惜的,所以這一干,就是五六年。 被醉酒的大哥騷擾。 被碰瓷的顧客糾纏。 被變態的老板強吻。 工資不高,承受不輕。 直到一次斗毆事件,成了壓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工資太低,忍了。 被人騷擾,忍了。 遭人毆打,忍了嗎? 不,他醒了。 就是那么一拳,把他打清醒了。 原來自己對工作、對生活、對自己充滿了失望。 那是一種無論自己怎么努力,都無法讓生活變得更好的無力感。 他決定了,辭職,回老家。 最后一夜值班,命運的輪盤翻轉了,它引領他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 這天晚上,鄭有恩出現了。 她就像是踩著七彩祥云出場的夢中情人,撩撥到了張光正的心弦。 從此之后,她就每天都盼著能見到鄭有恩。 因為之前是晚上見到的,所以他就將自己接下來的班都調整到了夜班,只為了再次見到女神。 因為他主動積極申請夜班,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工作又主動穩妥,卻得到了領導的褒獎。 很可惜,他堅持了很久,也沒見到他的女神。 更郁悶的是,他住的小區,每天還跳廣場舞,晚上累的要死,白天睡覺還被人干擾。 他呼哧白列的朝大媽們吶喊,“你們這是擾民,擾民,擾民?!?/p> 但沒人理他,大媽們跳的更歡了。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女神出現在了廣場舞現場。 女神的媽媽是廣場舞的一員,此刻,他不僅不覺得廣場舞不但不擾民,而且還非常美妙,甚至主動參加進去,只是為了接近女神。 他甚至還說服酒店,為廣場舞贊助,參加市里比賽,還沖進了前三。 為此,孫經理看到了張光正的潛力,將唯一的晉升名額給了他。 他終于和自己的女神走在了一起。 而這段感情給予他的能量,也讓他在事業上邁著小碎步上了臺階。 一年之后,就升職做了主管。 他找到了愛情的光,又給了他事業的能量,讓他不斷進化成為更好的人。 2 陳精典的光 陳精典,陜西人,三本畢業生。 他之所以選擇做門童的工作,純粹是為了養活自己,不想伸手向父母要錢。 他的志向不在酒店打怪升級,而是通過考研,獲取自己的人生之路。 只是天不遂人愿,考了三次,落榜了三次。 很快想要放棄了。 女朋友不答應,不斷的鼓勵他,希望他繼續堅持。 給他買了復習資料。 花半年的工資給他報了考研班。 下班還給他做飯洗衣鋪床節省時間。 考研,不僅是他自己的光,還是她女朋友的光。 幾次打擊下來,也讓他快要喪失信心。 他開始變得消極,覺得整個世界都對不起自己。 就連身邊有一個體貼,上進,愿意陪自己奮斗的女朋友,都不能給他些許撫慰。 他還不斷的打擊對方,對方為了代理領班付出了很多努力,在他眼里是瞎子點燈白費蠟。當對方轉正之后,他又說在這個酒店想要上到管理層是癡人做夢。最后看到做了中層的管理人員,又說當了中層又能怎么樣? 他一路在找光,卻沒有發現,其實他的光一直都在身邊,復習考研,認真戀愛。 只不過,他以為,這些都不足一提。 他想要更大的世界,卻看不起腳踏實地的努力。 愛人離開了。 課本放下了。 事業隨便吧。 直到周邊該沒的都沒了,同事也得了肝癌,才幡然醒悟。 好在結局不壞,考研目標達成,女朋友回到了身邊,事業也有了轉折。 3 王牛郎的光 王睿,北京土著,胡同有個小房子,可能是全劇活的最愜意的人吧。 雖然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但被好心的街坊養大,性格也是樂觀開朗。 人生沒有太大的追求,也對生活沒有特別多的期待,唯一的夙愿,就是有朝一日遇到織女,所以他有了一個外號,叫做王牛郎。 但在沒有織女的日子里,他也過得蠻瀟灑。 在酒店門口一站就是15年,這15年一復一日的重復。 可能對他來說,吃好每一餐飯,睡好每一個覺,擁有幾個小兄弟,人生就圓滿了。 那或許這每一餐飯、每一個覺、每一個兄弟,就是他的光。 所以,他還挺知足。 全劇沒有啥存在感。 可就是這樣沒有存在感的角色,才更像天下的普羅大眾。 北大國發院院長說,我國14億人口,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只有5%。 他15年如一日,拿著月薪5000元的工資,挺知足。 他對自己的人生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樂得自在。 這樣也挺好,起碼比有理想追求,卻怎么夠也夠不著的強。 就像是張光正終于追到了女神,他半年的工資才能給對方買一個奢侈包里最便宜的那一款。干2個月的外賣兼職,才能去巴厘島陪女朋友玩一趟,還只是剛剛照顧到日?;ㄤN。一年的工資,還不夠女朋友做個手術升個VIP病房。 張光正追著光,追著追著,卻也倦了。 他覺得自己再怎么跑,就算跑死了,也追不上。 他的光像太陽,靠太近,容易被烤化。 如果說張光正追求的愛情像太陽,王牛郎的則像月亮。 他遇到了飯館北漂打工的女孩,惺惺相惜,卻表白太遲,女孩最后回家結婚了。 沒關系,他心大。 還沒郁悶幾天,又遇到了鄭有恩的空乘姐妹,娜娜。 有了愛情的浸潤,生活這杯白開水的甜,終于往里面加了點蜜糖。 他的光是日常,是平淡,是相守,是最普通卻又最安心的生活。 4 小人物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小人物的出路,就是小人物的光,找到光,才可以一路追著光。 就這樣一路追著,一路跑著,慢慢的,就變成了更好的人。 那么,到哪里尋找這束光呢? 從張光正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可以在愛情上找到。他追到了愛情,事業也有了進展,找到了家人舒服的相處方式。 從陳精典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可以在事業上去找。他考上了研究生,找到了好工作,又重新追回了女朋友,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模式。 從王牛郎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可以在一餐一飯上找。他繼續沉浸于瑣碎日常,但也為了愛情,賣掉老屋,勇敢走天涯,在世界的另一邊一日兩人三餐四季。 ![]() 最近看了《十三邀》,編輯鐘叔河,26歲被劃為右派,39歲被判刑10年,先后過了20多年暗無天日的苦日子。 但他不論周圍環境如何,默默看書,陶醉愛好,吃好一日食。 他說,在最困難的時期,也沒有想過輕生,每天做點事,好好吃飯,就行了。 后來他出來了,繼續做編輯,也寫了書。 他的作品,還成為了錢鐘書唯一主動情愿做序的,沒有之一。 疫情三年了,我也經常聽到周邊和網絡很多負面消息,再加上常態化的改革和資源重整,很多人對于工作和生活,熱情不同程度的有所減少。 怎么,我們就這幾年扛不過去了? 其實說到底,還是人生的意義如何探尋的問題。 我們總是在大人物身上對標找意義,然而如果沒有小人物輾轉騰挪出來的時間和空間,大人物也不復存在了。 小人物的人生意義未必是改變時代,也可以是做好自己。 獲得愛情,成家繼承。 發展事業,求得進步。 照顧父母,承歡膝下。 甚至可以是讓自己快樂。 因為快樂也是生產力,你快樂,你可以感染你周邊的家人、朋友、同事。 快樂的人積極性就會高,生產力就會強。 快樂的人服務力也會跟著提高,更容易照顧和幫助周邊的人。 有了較高的生產力和服務力,生活就可以變得很美好。 在大時代,做個小人物,找到自己的光,照樣可以發亮。 與眾不同,看起來是詛咒,其實是這個世界對我們的祝福,就像《侏羅紀公園》里說的那樣,“生命,會找到他們自己的出路?!?/p> 畢竟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條是符合眾人期待的路,另外一條是順應內心的路。 5 寫在最后 順應內心, 心就會安定, 就會找到歸途, 來時路即便布滿荊棘, 也將無怨無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