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鐵映在閱讀報紙時,突然發現一則消息。 報刊上講述了劉伯承的結拜兄弟彝族首領小葉丹后代,生活艱難、上學困難等事。 李鐵映在看完這則報道后,心情很是難過,沒想革命功臣的后代竟是如此遭遇。 當年在長征路上,如果沒有彝族首領小葉丹庇護紅軍部隊,讓其快速通過彝區抵達安順場,國民黨調往大渡河的重兵就會部署到位,紅軍將會重蹈石達開的覆轍,兵敗大渡河。 想到這里,李鐵映知道自己必須做點什么,不能讓革命功臣的后代無人問津! 但因考慮到報刊上新聞真假不一,李鐵映立馬讓秘書前往四川大涼山進行考證。 很快,秘書傳來調查結果:消息屬實。 李鐵映得知后十分激動,連忙指示將小葉丹后代接到北京讀書。 而后,李鐵映還將此消息上報中央,中央領導在人民大會堂西藏廳擺上三桌酒席,迎接小葉丹后人的到來。 李鐵映還邀請劉帥兒子劉太行前來聚會,就這樣“彝海結盟”的精神在兩人的后代中延續下去。 那么,這不禁讓人好奇,當初“彝海結盟”之后,紅軍順利通過大渡河,迎來了生存的機會,小葉丹及其后人在之后的歲月里都經歷了什么? ![]() 劉伯承元帥 接下來,讓我們一一明說: 一 小葉丹為革命而犧牲1935年春,劉帥和小葉丹在彝海結盟,結為異性兄弟,紅軍在小葉丹護送下順利通過彝區。 臨別前,劉伯承緊緊握著義弟小葉丹的雙手,說:“紅軍走后,你們要同敵人斗爭到底,紅軍一定會打回來的!” 15年后的今天,劉伯承不辱使命,完成對義弟小葉丹的承諾。 他特意將解放彝區的184師師政委梁文英叫來,囑咐他務必找到彝海地區的首領小葉丹,告訴對方他沒有食言,且中央已任命他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 劉帥滿懷期待和熱情等待小葉丹的到來,可誰知他苦等多日卻只等到小葉丹已遇害的噩耗。 劉帥聽了后痛心不已,他哽咽問起小葉丹遇害前后的遭遇。 原來,劉伯承和紅軍北上后,小葉丹牢記他的囑托,在留下的紅軍團政委幫助下,扛起紅軍彝民支隊革命的大旗。 ![]() 劉伯承 他先是將沽基家支的彝族武裝起來,再聯合洛伍、羅洪家支,于1935年8月舉行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誓師大會,組建游擊隊同當地軍閥作斗爭,其隊伍曾一度壯大到一千余人,并先后打了兩次大仗。 一次是彝族敗類、國民黨軍24軍20旅旅長鄧秀廷率部進攻彝區扯羊村時,大肆燒殺掠奪,使得彝民們憤怒不已、集體反抗,小葉丹率游擊隊和鄧軍激戰于俄瓦埡一帶,盡管損失較重,但仍將鄧軍擊退。 還有一次,鄧秀廷率部偷襲野雞洞,上千彝民站出來勇敢保衛家鄉,并在游擊隊的幫助下打退敵軍。 正是在小葉丹的領導和指揮下,彝民武裝多次擊退鄧秀廷,鼓舞彝民百姓的士氣,加強彝族內部團結。 可沒想,鄧秀廷部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力扶持下東山再起,勢力愈發強大。 ![]() 小葉丹雕塑 他還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授意下“以彝治彝”,利用惡毒手段破壞彝族內部團結。 他用重金收買了洛伍、羅洪家支頭目,致使這兩支彝族部落脫離聯盟,小葉丹只能率領紅軍沽基支隊孤軍奮戰,繼續同軍閥斗爭到底。 鄧秀延還將小葉丹身邊的紅軍指導員抓走,要挾他拿錢贖人。小葉丹見狀焦急不已,只好四處籌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籌集1500兩白銀,將紅軍指導員贖回。 但緊接著鄧秀延繼續玩弄陰謀手段,他派人潛入小葉丹住處,偷盜劉伯承為其寫的信函,謬稱小葉丹出賣彝族利益,從而發動大軍進攻彝族沽基家支。 小葉丹的游擊隊哪里是鄧秀延的對手,在鄧軍的大肆“圍剿”下,再加上為保部落周全,小葉丹被迫將全部槍支彈藥上交,并賠償了1.2萬兩白銀和120頭母羊。 ![]() 彝民 而這還只是開始,見嘗到好處后,鄧秀延開始得寸進尺,他對彝區沽基支進行慘無人道的剝削,摧毀村寨,擄走牛羊,洗劫錢財,使得彝民沽基支生活悲慘。 鄧秀延還要求小葉丹將中國彝民紅軍果基支隊隊旗交出,小葉丹寧肯傾家蕩產,也不愿交旗,引來鄧大怒,下令將其抓捕入獄。 被抓前,小葉丹特意囑咐妻子和胞弟,請他們務必將其藏好,并說:“萬一我死了,你們一定要保護好這面旗幟,將來交給劉司令員?!?/p> 小葉丹在鄧秀延的黑牢里被折磨了一年,因他是部落首領,鄧不敢輕易殺害,只能下令將其釋放。 可小葉丹仍無法逃脫國民黨反動派的魔爪,1942年6月,鄧秀延在彝族內部挑撥離間,引來各部落混戰,小葉丹不幸被伏身亡,年僅四十九歲。 ![]() 彝民 臨終前,小葉丹囑咐胞弟沽基尼丕一定要繼續堅持斗爭,等待紅軍回來,紅軍一定會回來的,要有信心等待紅軍歸來的那一天。 劉伯承聽聞后悲痛不已,他沒想小葉丹雖不是共產黨員,可其黨性如此堅定。 二 “即刻送北京讀書”1950年5月,冕寧縣迎來解放,彝族人民扶老攜幼,歡天喜地的迎接解放軍。 而小葉丹的胞弟沽基尼丕沒有忘記兄長囑托,他遵照小葉丹的遺囑,來到冕寧縣城找到解放軍駐地,希望能見劉伯承首長。 不過當時大西南仍有不少匪患,解放軍戰士沒弄清其身份前,將其攔截下來。 沽基尼丕說明自己的來意,并將老舊的紅旗拿了出來。 只見這個隊旗刻寫著“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上面繡著黑色五角星,正是出自紅軍之手。警衛員聽了后立馬放行,將其接送到司令部。 ![]() 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 不過當時劉伯承日理萬機,正指揮著西南剿匪和進軍西藏事宜,并不在冕寧,沽基尼丕等人沒能見到劉首長一面。 駐軍司令部得知彝海結盟的情況后,舉辦熱情的歡迎會。會上,小葉丹妻子和胞弟沽基尼丕將這面隊旗上交給184師551團,并深情說道:“這面旗幟是劉伯承首長和小葉丹友誼的見證,也象征著紅軍和彝民深厚的友情,記載著彝民艱苦卓絕的斗爭史?!?/p> 劉伯承得知此事后欣慰不已,后來他又派人找到小葉丹的家屬,在生活上隊旗提供很多幫助,以告慰好兄弟小葉丹的在天之靈。 沽基尼丕在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第6、7屆全國政協委員,后擔任涼山州人大副主任,他一生致力于為民族團結工作,積極參與家鄉和祖國的建設。 每次前往北京開會時,他都會拜訪劉帥,和其談談大涼山彝區的變化。 ![]() 隊旗 小葉丹留下兩兒兩女,妻子經常教導兒女要安分守己做人做事,不能給父親抹黑。劉伯承元帥曾表示要將小葉丹兒女們接到北京讀書、學習。 小葉丹妻子舍不得和兒女們分開,只將長子送到劉伯承身邊。 不過離開彝區后,他生活多有不便,長時間沒能適應過來,又回到彝區。 后來,劉伯承又指示當地政府為小葉丹兒女們安排工作,解決其生活問題。 但在動亂的年代里,小葉丹一家也受到了波動,生活變得愈發困難。 而此時的劉伯承元帥身患疾病,也無暇顧及小葉丹一家。 但直到1986年10月,共和國元帥劉伯承逝世前,仍囑咐其兒女要多多照顧小葉丹后代。 不過,因為交通阻隔,大涼山太過偏遠,一段時間的時代波動之后,劉帥兒子劉太行一直沒能和小葉丹后人取得聯系。 ![]() 劉太行 1993年,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鐵映在閱讀報紙時,終于發現小葉丹后人的消息。 報刊上講述小葉丹后代生活艱難、上學困難,李鐵映看了后很是難過,沒想革命功臣的后代竟是如此遭遇。 但因考慮報刊上新聞真假不一,李鐵映又立馬讓秘書前往四川大涼山進行考證。 很快,秘書傳來“消息屬實”的消息,李鐵映得知后十分激動,連忙指示將小葉丹后代接到北京讀書。 而后,李鐵映還將此消息上報中央,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西藏廳擺上三桌酒席,迎接小葉丹后人的到來。 李鐵映還邀請劉帥兒子劉太行前來聚會,就這樣“彝海結盟”的精神在兩人的后代中延續下去。 當時小葉丹孫子果基伍哈就讀高二,后來到中央民族大學學習,畢業后來到涼山州工作,因表現出色,擔任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 ![]() 李鐵映 小葉丹外孫伍龍當時就讀高三,后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專業讀書,畢業后在人大工作。 有人問,為何黨和政府對小葉丹后人如此優待? 其實“彝海結盟”的意義重大,若不是劉帥和小葉丹結下盟約順利通過,中央紅軍晚走三天,國民黨反動派就會抵達冕寧縣城,其后果無法想象。 三 劉伯承:誰也不能開槍1935年5月初,劉伯承指揮先遣隊巧渡金沙江,待到數十萬國民黨軍隊抵達后紅軍早已遠走高飛。 同月12日,中央軍委組建先遣隊,任命劉伯承為司令,聶榮臻為政委,率領先遣隊為中央紅軍開路,通過200里彝區,橫渡大渡河。 毛主席之所以派劉帥、聶帥開路是有深意的,他們二人本就是四川人,且劉伯承在川軍中聲望頗高,對當地地理民情熟悉。 ![]() 毛主席 很快,中央紅軍即將強渡大渡河的意圖被蔣介石知曉,他第一時間飛奔昆明,親自指揮中央軍和川軍十萬余大軍,對中央軍繼續圍堵。 蔣介石最初認為,中央軍不會前往大渡河,畢竟這是當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走過的死路,紅軍一旦北上,那就有可能重蹈覆轍,成為“石達開第二”。 大渡河是長江支流之一,河面雖然不是太寬,可水流較急,河床暗布亂石雜草,即便是當地有經驗的船工,也得小心謹慎,一個疏忽可能就會被卷入旋渦中不見蹤跡。 1963年春,石達開率領四萬大軍從云南殺到大渡河,他原本計劃穿過大渡河后就可直驅四川平原,在成都建立和太平天國一樣的政權。 可他低估橫渡大渡河的困難程度,在河岸邊苦苦等待一個月仍沒渡過河流。無奈之下,只好率4萬大軍向清兵投降,請求清軍放過4萬人馬。 ![]() 大渡河 但可恥的清軍不僅將他殺掉,更是將其一眾部下殘忍屠殺殆盡。 而當時石達開渡河是在5月,和紅軍行軍時間相差無幾,蔣介石認為這是“天助我也”。 隨即制定企圖將中央紅軍徹底消滅大渡河南岸的計劃,他先是讓云南的中央軍快速渡過金沙江,再命令川軍務必固守會理、西昌等地,并沿大渡河北岸建造碉堡,打造火力的先天優勢,以防紅軍北上。 在蔣介石的部署下,紅軍西進、南返、北上之路全部被封。他還致電各軍:大渡河是太平天國石達開大軍覆滅之地,今共軍此入漢彝雜處……必步石軍覆轍。 國民黨軍還用飛機撒發傳單,對當地川民實行心理拉攏,聲稱:紅軍前是大渡河,后是金沙江,進無可進,退亦無可退,已是插翅難逃。石達開的昨天就是毛澤東和朱德的明天。 ![]() 不過蔣介石低估了紅軍不畏艱險的決心,而劉伯承率先遣隊先行開路,他們先是抵達西昌南的德昌,守軍許劍霜是川康邊防軍第16旅旅長,也曾是“順瀘起義”時劉伯承部的團長。 對此,劉伯承寫了一封親筆信,主要是追敘往日情誼,并勸許劍霜曉明大義,不和紅軍為敵,支持紅軍北上前進,勿讓蔣介石坐收漁翁之利。 許劍霜思考再三后,示意守軍撤離,只是在豐站營等地佯裝抵抗,使得先遣隊快速通過抵達西昌。 駐守西昌的守軍為川康邊防軍20旅旅長鄧秀延,劉伯承如法炮制,寫了一封信給鄧秀延,指明紅軍路過此地,不與彝民為敵,彝民打槍不予還手,但路是一定要過的。 劉伯承曾是赫赫有名、威震四方的川中名將,鄧秀延為他的聲望所折服,再加上鄧軍不是紅軍對手,他也下令不予還擊。 ![]() 劉伯承 就這樣,劉伯承的兩封親筆信使得先遣隊順利抵達瀘沽地區。 從瀘沽前往大渡河有兩條路,一條是越過小相嶺,經越西到大樹堡,由此渡河,對岸就是富林,是前往雅安、成都大道。 另一條是崎嶇難行的山路,經冕寧通過彝區即可抵達大渡河畔的安順場。 敵人預料紅軍不走此路,因而兵力上疏于防范,防堵力量薄弱,僅敵24軍一部駐扎。 劉伯承了解到,蔣介石早已在前往成都的沿途重兵防守,顯然敵人判斷我軍走通往富林的大道。 想要順利渡過大渡河,應該走冕寧、安順場小道。 不過這條道路需經過大涼山彝區,因歷史上歷代朝廷對彝區鎮壓,使得彝民對漢民顧慮很深,兩族矛盾激化。 而彝區地勢復雜、道路崎嶇、天氣多變,穿越彝區難度很大,唯有依靠彝民幫助才能順利抵達安順場。 ![]() 彝民戰士 當年石達開抵達彝區時,用重金收買彝族土司,想和彝民打好關系。 可石達開沒有處理好彝漢兩族的矛盾,使得彝族土司投靠清軍,這才導致翼王四面楚歌、八面包圍。 對此,劉伯承指示道,唯有處理好和彝民關系才能順利渡河。 他召開了動員大會,稱彝民對漢人忌諱很深,語言不通,見到漢人第一時間報團取暖射箭打槍,不過他們和國民黨反動派是兩回事。 只要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就能爭取和平通過彝區,沒有他和聶政委的命令,誰也不能開槍。 同年5月20日深夜,冕寧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先遣隊率先抵達,為了不驚擾當地百姓露宿街頭。 但當地居民高喊“家家點紅燈,點燈迎紅軍!” 整個城市到處洋溢著對紅軍的歡迎熱情,而這還要感謝當地中共地下組織的努力。 ![]() 劉伯承 先遣隊抵達冕寧后,劉伯承就下令在大街小巷張貼《中國工農紅軍布告》,強調“彝漢一家親,各民族一切平等”,并主張“彝人管理彝族”。 劉伯承還宣布廢除四川軍閥頒布的茍捐雜稅,以及清政府以來為統治彝民執行的換班坐質制,贏得了彝民的擁戴和歡呼。 先遣隊還將土豪劣紳、貪官污吏的糧食、鹽巴、牛羊、布匹沒收,分給彝民,并宣傳紅軍和黨的政策,讓其不要聽信國民黨反動派的讒言。 隨后,紅軍還打開監獄大門,釋放被四川軍閥關押的彝族頭目人質,并發放銀元,備下酒宴,讓其回家。 種種優待政策在彝民中產生深遠的影響,也為紅軍順利通過彝區做足了準備。 ![]() 四 彝海結盟劉伯承率先遣隊從冕寧大橋鎮北上前往彝區,剛抵達這里就發現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肖華、馮文彬率領前衛連剛來到喇嘛房,就看到彝族幾個部落正在械斗,可一見到紅軍前來,他們立馬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用弓箭、長矛等武器堵住紅軍前路,還召集不遠處的其他同伙。 馮文彬立馬讓“通司(翻譯)”前去交涉,向彝族宣傳我黨的民族政策,表示紅軍不會趁火打劫,也不會殺害彝民,只是借道北上,希望彝民能和紅軍聯手反抗國民黨軍閥。 通司和對方交流片刻,回來匯報稱對方要買路錢,給200元才能順利通過。 馮文彬毫不猶豫的拿出200塊銀元,剛一拿出來彝民一搶而散。 可沒想過了一會兒,又有一群彝民伸手要錢,并稱剛剛要錢的是羅洪家支,他們是沽基支家。 ![]() 彝民 沒辦法,為了順利通過,馮文彬再次拿出200元。 此時,大家才知道彝區有三個家支,也就是羅洪家支、洛伍家支、沽基家支,三個家支彼此對立,經常發生械斗。 就在此時,另一條路上的工兵連也被彝民包圍,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遇水搭橋,為紅軍主力通過提供便利??梢兔癫幻髡嫦?,將他們搭設的浮橋逐一摧毀,只能重新砍樹。 就在他們認真工作時,一群彝族士兵將他們包圍,盡管紅軍反復闡明身份,可彝人并不聽從,將士兵們的武器、器材等繳獲,并開始扒士兵的衣服。 不少官兵忍無可忍,連忙將槍支舉起,準備開槍還擊。 指導員羅榮見狀,立馬大喊:“不準開槍,別忘了劉首長交代的命令!” 就這樣,工兵連士兵們只能任由彝民動手動腳、扒光衣服。 ![]() 彝民 不過他們返回途中,碰到了6團1營部隊,營長曾保堂見狀,讓大家湊合著穿上衣服。 此事很快被毛主席和劉伯承知曉,主席風趣說道:“到了人家倮倮國,你們也算入鄉隨俗嘛!” 不過劉伯承知曉,如果不解決彝漢關系,這類事件還會持續下去,不利于紅軍戰略布局。 他決定讓工作隊隊長肖華深入彝區,拜訪彝族首領,商討辦法。 此時,沽基家支和羅洪家支正在“打冤家”,沽基家支首領小葉丹聽聞附近有一個紅軍部隊,派出管家沙瑪爾格前去打探消息,希望能得到紅軍的幫助,以打退羅洪家支。 肖華剛深入彝區不久,就碰上了沙瑪爾格。經過一番交流后,沙瑪爾格了解紅軍前行的目的,他表示想要快速通過彝區,那就要得到彝民的信任,最好辦法就是和首領結拜兄弟。 ![]() 彝海結盟 肖華回去后,立馬向劉伯承和聶榮臻報告,劉伯承欣然同意,在沙瑪爾格的帶領下,來到彝家海子湖邊和小葉丹見上一面。 劉伯承打量著小葉丹,只見他身材高大,打著赤膊,赤足散發,但面容中透露著真誠。 而小葉丹見到劉帥后,就像見到漢人大官一樣,要對劉帥叩頭行禮,劉帥連忙扶起,表示共產黨部隊講究人人平等,大家都是兄弟,不用興那一套。 劉伯承的簡單而真摯的話語讓小葉丹感動不已,經過多番接觸了解,他不再對紅軍隊伍有任何懷疑,并提出在彝海邊歃血結盟。 劉伯承說:那些欺壓彝民的漢人也是紅軍的敵人,我們結義是為了反對共同的敵人。 說完后,兩人同飲一碗雞血湖水,叩拜天地,結為兄弟。 當晚,劉伯承邀請小葉丹等人前往大橋鎮共赴晚宴,期間小葉丹對劉帥說,羅洪家支的人搶了你們東西,抓了你們的人,明天如果他們再來,我們從山上打過去,把他們全村都給燒光。 ![]() 彝海結盟 劉帥知道小葉丹是想借紅軍力量出氣,他解釋:彝族內部要團結,自己人不打自己人,要共同對付鎮壓你們的反動政府和軍閥 小葉丹聽了后,對劉帥的戰略眼光和對彝族人民的真摯誠意敬佩不已。 劉帥拿出一面書寫“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的隊旗交給小葉丹,任命其為隊長,還拿出十支步槍和子彈交給他,讓他繼續在彝區展開革命斗爭。 小葉丹動容不已,表示一定會照辦,還將自己心愛的大黑騾子贈送給劉帥。 小葉丹擔心其他部落會襲擊先遣隊,親自護送他們離開。 離別前,劉伯承還讓小葉丹關照后面的紅軍大部隊,讓其快速通過。 就這樣,有了小葉丹部落的護送,紅軍主力很快通過彝區抵達安順場。 而紅軍快速通過彝區徹底改變了戰局,新中國后劉伯承回憶:假如和小葉丹結盟推遲三天,或者結盟失敗,那國民黨調往大渡河的重兵就會部署到位,石達開的覆轍我們肯定會重蹈。 ![]() 彝海結盟雕像 可見彝海結盟對紅軍的意義有多重大,直接致使蔣介石天衣無縫的“圍剿”方案流產,也讓紅軍徹底擺脫數十萬大軍的追捕。 同年5月26日,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順利抵達安順場,主席見到劉伯承后問,怎么一下子就說服小葉丹的。 劉伯承謙遜回答,是嚴格執行了黨的民族政策。 主席還問他和小葉丹結拜是不是真的跪在地上起誓,劉帥點點頭,稱彝民正是看紅軍誠心誠意,才信任我們。 彝海結盟后,隨著紅軍在彝族同胞內進行思想改造和宣傳,也引來不少彝民青年積極踴躍參軍。 張愛萍晚年回憶時就說起此事:部隊抵達越西縣時,僅三個鐘頭就有一百多彝民青年加入紅軍。 從今天來看,彝海結盟對紅軍幫助重大,粉碎蔣介石集團妄圖在彝區困死紅軍的陰謀,使得紅軍順利達成北上轉移的目標,也體現了我黨對少數民族的關懷和團結。 ![]() 劉伯承后人和小葉丹后人合影 也正因此,四川解放后,劉伯承司令第一時間派人前去接小葉丹來軍區司令部,得知小葉丹犧牲后悲痛萬分,他還特別照顧小葉丹的家人和后代。 當然,小葉丹的家國情懷也在其后人中傳播開來,他們多次在不同場合講述“彝海結盟”的故事,宣傳民族團結和革命精神。 1995年,劉伯承兒子和小葉丹孫子、外孫見面,此后兩家人長期保持友好往來,劉太行、劉蒙兄弟經常前往大涼山看望小葉丹后人。 而小葉丹后人也曾前往北京看望劉伯承妻子汪榮華,老人聽說其來意后,伸出大拇指贊嘆道:“小葉丹是個忠實的人、守信的人,是個講義氣的大好人?!?/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