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不斷進步,在家庭裝修中也同樣如此,也在不斷滿足人們的更高審美和生活需求。 因此,不斷的出現一些“先進設計”,相比以前,真的很新潮好用。 人生就是不斷前進,多接觸新的人和事,開闊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我想,這樣的人生會更完美和幸福。 本期,我們來談談關于衛生間的一些“先進設計”。衛生間的重要就不用多說了,同時濕氣、異味和細菌也很多,如果不設計好,真的讓人很難受。 本期分享:衛生間的5個“先進設計”,若家里一樣都沒有,說明你活在10年前! 『淋浴區下沉式設計』 你有沒有遇到在洗澡時,洗著洗著,腳都被水泡了?這是因為頭發殘留在地漏上,從而影響下水速度。當下水速度慢于用水速度時,水就會把淋浴區浸泡了。 這其實完全可以用“先進設計”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把淋浴區做下沉式設計。 所謂的下沉式設計,就是在淋浴區的四周留出10cm的寬度下沉1~2cm,中間整塊凸起來。 在洗澡時,水先流向四周,再流向地漏。這就避免了水直接涌向地漏,延長了地漏排水的時間,緩解了其壓力。減少被水浸泡的機會。 『電熱毛巾架』 遇到雨水天,每次洗面或洗澡后,毛巾都很難晾干,特別衛生間里面潮氣較重,如果讓毛巾自然干,基本上做不到。這就很容易導致細菌滋生,不利于健康。 這個“先進設計”叫電熱毛巾架,通過碳纖維加熱把毛巾烘干,同時還有殺菌功效。還可以調節溫度和定時加熱,也可用APP來控制,十分方便。 但唯一不好就是價格稍貴,還需要在電熱毛巾架旁邊留有插座。 『洗手臺延伸到馬桶』 衛生間最缺就是收納空間,除了洗手臺、壁龕和置物架能擺放東西,基本上沒有其它地方了。洗澡用品、洗漱用品和化妝用品等就把這些地方擺得滿滿的,但還是不夠放。 但有一個“先進設計”能多出近90cmX20cm的收納空間,那就是把洗手臺延伸到馬桶背面。 這樣設計不僅能增加收納空間,馬桶還不用縮在洗手臺與淋浴區之間,對于身形較胖的人來說,使用起來不舒適。 但這對衛生間的寬度有要求,大于1.5米以上才建議做,不然馬桶安裝后,通道會顯得窄。如果寬度小于1.5米又想做,那么可以只做一俱層板,馬桶還是貼墻安裝也可以,但安裝時要注意馬桶翻蓋時會不會頂著收納臺。 而且平時清潔相對沒那么方便,因為衛生間都會定期清洗和消毒,在洗清馬桶附近的地面會比較困難。 推薦大家用這個V型地板刷,它的V型刷頭在清理邊角、縫隙時,輕松又干凈。 而且它能刷還能刮,在側面有一個橡膠軟刮條,可以刮地、刮玻璃、刮鏡子,十分方便。 搭配玻璃清潔劑使用,徹底把玻璃和鏡子上的水垢、水痕清理干凈。 它的潔凈因子快速分解污漬,使表面光潔如新,使用也很方便。 噴頭式設計,更精準噴曬,讓家務變得簡單。 『干濕區分離』 干濕區分離絕對是最實用的“先進設計”,不用每次洗澡后,地面全是濕的。干濕區分享就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干濕區分離把洗手臺、馬桶與淋浴區隔開,除了隔開洗澡的水外,還能把冬天用熱水洗澡產生的霧氣隔開。 另外還有一種更先進的干濕區分離,它分離得更徹底,把洗手臺跟馬桶、淋浴區用墻體分開。 這樣不僅能讓空間看起來更寬敞,在平時生活,特別是早上就不用搶衛生間了。一人可以在外洗漱,一人可以在里面上廁所,極大方便了生活。 但在濕區還是要用玻璃隔斷把馬桶和淋浴區分開。 『智能馬桶』 要說衛生間的“先進設計”,智能馬桶絕對是其中之一,因為真是太好用了,可以讓臀部清潔得更干凈,這對女性來說真的太貼心了。 而且還解放了雙手,可以自動翻蓋、感應沖水,而且便圈還可以加熱,在冬天就不用坐在冷冰冰的便圈了。 智能馬桶雖然不錯,但就是價格較貴,還要在旁邊預留插座,使用成本稍高。建議大家如果經濟允許,還是安裝一個在家里,真的讓上廁所變得舒適很多。 『文末總結』 人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和接受新事物,這才能打開自己的見識。有些“先進設計”也同樣要了解,有些確實能讓生活變得方便、輕松,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嘗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