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名為喜福會的俱樂部里,麻將聲砰砰響,牌桌上坐著的女人們笑聲盈盈,她們既是女兒,也是母親。談笑間,三個女人各自有輸有贏的婚姻故事也慢慢拉開帷幕。家族的秘密被撕開,每個女人背負著不同的創傷,但卻活出了驚人相似的人生。從牽絆、丟失自我,到掙扎,再到找回,宛如上樓梯,一步又一步,異常艱難。她們在婚姻里,是怎樣顛覆幾代人重復的命運,完成自我救贖的?我們又能從中獲得什么啟示? 討好型的女人,壓抑著自我需求每天被母親逼著下棋,每次只要贏了比賽,總會被母親到處炫耀;相比于血脈至親的女兒,她更像是母親的“私有財產”。在這種不安全的環境下,渴望得到認可的薇莉,只能扮演乖寶寶。習慣討好的孩子,自我是虛假的,她所有的選擇都被母親無形主宰著。薇莉在找第一任男友時,隨了母親的喜好,但生下孩子后很快就離了,母親卻覺得錯全在她。當“母親”這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薇莉明白了與其一味地討好,不如徹底沖破母親的枷鎖......二婚,薇莉找了個自己喜歡的美國男友理查,故意婚前同居。面對母親臉上的“不高興”,她終于忍不住了,壓抑的感受全都噴涌而出。“你怕我不喜歡他嗎?傻女兒,若我不喜歡他,我會詛咒他得癌癥,我當然喜歡他?!?/span>“不是不滿意,只是我希望你能有最好的?!?/span>薇莉聽了既高興又委屈,“你的一個眼神,一句話,都可以讓我回到四歲哭著睡去的夜晚。因為我無論做什么,都得不到你的歡心?!?/span>當薇莉放下內心的對抗,袒露脆弱,母親也為之動容了。知道真相這一刻,薇莉冰冷的心開始瓦解,母女哭著抱在一起。 順從型的女人,在婚姻里丟失自我大學時的她無比優秀,富二代泰德為她忤逆母親走入婚姻。但偏偏這樣一個高智商的女人,在婚姻里開始上演悲劇…… 泰德開始感到厭煩,問了好幾次,“我喜歡聽你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不應該像現在這樣?!?/span>可露絲總茫然地說,“聽不懂你在說些什么?!?/span>要么干脆附和,“你一天下來很辛苦的,我沒什么,只是想讓你高興?!?/span>當你只會付出,就只能單方面透支自己。而透支自己的后果便是失去吸引力。泰德出軌了,露絲選擇挽留,甚至企圖用生孩子來留住婚姻。可她似乎一直不愿面對:越是看輕自己,越是加速婚姻的滅亡。“我希望我的妻子,是大學時那個思維敏捷的你,而不是成為保姆的你?!?/span>眼看露絲在自我迷失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母親決心拽她一把:露絲的祖母,當年被地主強暴,為了活命,卑微、討好,看不清自己,直到走上絕路自殺。“不要像自殺的祖母那樣,以為自己的愛比別人的廉價,而忽視了自我人生的價值?!?/span>她恍然醒悟,離婚這顆種子早在她主動丟棄自我的那一刻就埋下了。在自家的庭院里,在丈夫要求她簽字離婚搬出房子時,露絲一改以前的軟弱,眼神異常堅定,用盡力氣喊出自己的宣言:“你無權賣掉我的房子、帶走我的女兒,你不能拿走我的任何一部分。我曾經告訴你我的愛無足輕重,你的愛才珍貴,這都是屁話。是你,從來沒有認清過,我到底是誰!”當自我被看見,露絲的愛也跟著回歸了,她變得更有吸引力,泰德也重新回到了她身邊。一個人是否擁有勇氣去經受住這些,決定了你能否找回自己。 恐懼被拋棄的女人,永遠在受委屈李娜與露絲似乎有著相同的問題,認識不到自己的價值。給自己開的薪水是李娜的七八倍,卻處處要求她奉行AA制。丈夫的挑剔與日俱增,而李娜不敢離婚的恐懼從未停止。任由個人邊界被丈夫張牙舞爪地侵犯,卻仍背負著“隱忍”的婚姻觀負重前行。她的母親,年輕時愛上了以虐人為樂的男人,當面羞辱她,卻無力反抗。命運仿佛輪回,多年以后,現在的李娜,身上也有了母親的烙?。?/span>不敢拒絕,伸張自己的權利,恐懼失去,但卻無力掙脫。似乎從沒人告訴過你:你是獨立的,有權利拒絕不合理的行為。后來母親去看望李娜,看穿了女兒的痛苦,向女兒發出了靈魂拷問:“你從不吃冰淇淋,為什么要支付一半費用?你知道在他身上,你想要什么嗎?”“那現在告訴他,然后離開這座房子,他沒給你這些之前不要回來,直到他雙手奉上?!?/span>在冰冷的房間里,母親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預示著李娜的婚姻也是這般不堪。“不要害怕沒人愛你,去告訴他,如果沒有尊重,就給老娘滾蛋!”又生氣又心疼的母親第一次說了”臟話“,卻也像護犢的母獅子,對她張開了愛的擁抱。”一切平分“是李娜建立自我的方式,但她沒想到,”自我犧牲“又恰恰成了丈夫利用自己的借口。破碎的心得以愈合,李娜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像打破搖搖欲墜的花瓶,是時候離開了。多年后,喜福會上,李娜的身邊站著另一個英俊,滿眼都是她的男人。分離和未知沒有想象中的可怕,戰勝恐懼的李娜,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也贏得了幸福的入場券。 被喚醒的自我, 終將改寫婚姻的腳本 但幸運的是,在這過程中,所有的女性都沒有懼怕改變。學會了看見自己,接納自己的感受,去發現、接近、擁抱自己的真實,從一個“破碎”的個體成長為“完整”的自我。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母性指向親密,指向融合;父性指向分離,指向規則。其實,你和你母親的“關系”,早已為你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現實中,很多女性因為家庭創傷,或是不敢邁入婚姻,又或是在婚姻里習慣了一味迎合,放棄了自我,讓自己活成了自卑,寄生于他人的丑小鴨。但卻忘了,母親和女兒之間除了羈絆,也有彼此內在力量的喚醒。親愛的,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重溫關于媽媽的形象,覺知和母親相處中的情緒導火索,回溯是哪一件事讓自己情緒溢滿:直面內心對母親可能有的抗拒、憤怒和不滿,并把它寫下來,全然接納自己的不滿和痛苦。待自己準備好了,和母親來一場心平氣和地聊天,訴說內心曾經壓抑的事情。當你完成第一步和母親的“分離”,你就能更清晰地覺察到:你是否把屬于過去對父母的情緒摻雜進來,投射或發泄到對方身上?在過去和現在的情緒之間設一道防火墻,建立自己愛的體系,用新的愛語去重建新的婚姻模式。勇敢地去追求,你也可以成為一只優雅仰著頭的天鵝,進而在婚姻關系里活出真實自我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