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十國的亂世是在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手中終結的,但他們都沒有解決燕云十六州的問題。 而周世宗柴榮當年的北伐卻在整個遼國引起了一場強烈的地震,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果不是柴榮早亡,燕云十六州的問題可能就會在后周王朝手里得以解決。 先看趙匡胤兄弟在燕云十六州問題上的表現—— 太平興國四年(979)、雍熙三年(986),宋太宗趙光義接連發動兩次北伐,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高粱河之戰中,趙光義更是坐著一輛驢車狼狽逃命還受了嚴重的箭傷。趙光義后來也是長期受箭傷的折磨,直至駕崩。 而趙匡胤在登上帝位之后則根本就沒想過用武力解決幽云問題,他甚至還想過用花錢的方式將其給贖回來。 而周世宗當年對契丹的軍事行動簡直就是霹靂之勢—— 顯德六年(959)3月29日,周世宗親率大軍正式開啟了他北伐契丹收復幽云的軍事行動,并在五月一日時就已經拿下了寧州、莫州、瀛洲關南三州十七縣。 當時,契丹人的反應是: 上自皇帝耶律璟,下至群臣都一時惶恐不已,耶律璟甚至是自我安慰:“三關本來就是漢人的領土,就當我們沒有擁有過?!?;后周軍剛抵達幽州地界,契丹以及大部分漢人就在第一時間腳底抹油開溜了;鎮守幽州的契丹大將蕭思溫更是急得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也就是說,雖然此時周軍還沒有與契丹主力展開激烈的碰撞,但根據契丹當時的應對態度,時人以及后人都認為: 如果不是周世宗突然生病,他是非常有可能解決幽云十六州問題的。 是的,當周軍做好了強攻幽州城的一切準備時,周世宗卻突然發病,只能撤兵回到汴梁,不久就駕崩了。 這樣一比較,周世宗的段位能甩趙匡胤兄弟好幾條街。而周世宗制勝的關鍵就是:戰略制勝。 周世宗之所以突然做出收復幽云的決定,就是因為,此時的遼國皇帝正是那位歷史上著名的“睡王”遼穆宗耶律璟。在遼國實力整體還處于強盛的現實情況下周軍要想收復幽云就只能搶抓這位“睡王”在位的戰略窗口期。 是的,耶律璟的愛好就是喝酒、睡覺、各種玩,遼國廟堂根本就沒有心思干什么大事。沒有比這更好的時機了,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周世宗的判斷。如果將來遼國換上一位圣明皇帝,那周軍要想收復幽云難度可就大多了。 所以,周世宗說干就干。 而且,與趙光義后來不同的是,周世宗并沒有理會太原的北漢,而是集中優勢兵力去打契丹,所以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趙光義呢,他是先拿下了北漢,然后挾滅北漢之威去收復幽云。當時的宋軍已經是兵疲將乏,加上遼國此時的皇帝又是所謂的明君遼景宗耶律賢,結果可想而知。 兩次北伐失敗之后宋朝再也沒想過主動收復幽云的事,直至宋朝滅亡都采取的是守勢。 這里多說一句,宋太祖趙匡胤當政期間也曾經與那位“睡王”皇帝“同行”了九年時間,但趙匡胤可一直都沒提過軍事收復幽云的事。 而且,與趙匡胤兄弟不同的是,柴榮的戰略是先選擇硬的骨頭啃,剩下的弱者自然也就好解決了。 于是,顯德五年(958),在得到南唐的十四州之地后周世宗主動給對南唐的軍事行動按下了暫停鍵,然后將目光瞄向了北方。 是的,他要的就是南唐的臣服,不對自己接下來的北伐之舉造成干擾。 對于北方的兩大強敵北漢和契丹,周世宗也是無視北漢直接與更強大的契丹開干的節奏。 對,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先啃最硬的骨頭,大魚如果都被吞下了,那些小魚小蝦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而趙匡胤兄弟呢,他們是先南后北的戰略,結果,宋軍在拿下北漢之后已經疲憊到了極點,從戰斗力上來說根本就啃不動契丹這塊硬骨頭。 面對的都是同樣的局面,而解決問題的思路往往決定解題人的水平。很明顯,周世宗更高一籌。 在這次北伐契丹的軍事行動中還有一個小插曲—— 在打瓦橋關的過程中,周世宗由于心太急,他和五百名親兵很快就將主力甩在了身后。很不幸,他們被一隊契丹騎兵包圍。 但是,自始至終,這幫契丹兵都沒敢主動上前去吃掉這支周軍。因為,他們已經看出來了,周軍帶隊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柴榮大帝。 出于恐懼心理,契丹騎兵沒有一個人敢主動上前。 可見,柴榮的威名本身就是一件殺傷力極強的“武器”。 也是,高平之戰時,柴榮就一仗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天下皆知—— 柴榮剛即位的時候,北漢的劉崇就趁著郭威剛死的窗口期率領三萬北漢軍主動進攻后周,而契丹當時也派出了北院宣徽使耶律敵祿(即楊袞)率領六萬契丹鐵騎配合劉崇。 危難之際,柴榮選擇御駕親征。在高平,周軍還沒有與北漢軍正式開打就發生了右路軍樊愛能、何徽逃跑,右路軍大部分士兵投降劉崇的事。 如果換作一般人帶隊,周軍肯定是必敗無疑。 但柴榮卻在第一時間拔出寶劍率領親兵主動就沖入了北漢軍的汪洋大海。周軍的血性一下子就被點燃,石守信、張永德、趙匡胤等將士跟隨自己的皇帝以驚人的勇氣打贏了這一仗,扭轉乾坤。 高平之戰,柴榮不僅成功解決了即位以來的最大危機,還同時讓天下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周王朝的皇帝柴榮是個猛人。 在攻打南唐的壽州時,柴榮也是沖鋒在前,根本就沒把南唐名將劉仁瞻放在眼里。面對劉仁瞻射向自己的箭,柴榮不僅沒有退卻,還主動靠前,故意挑釁劉仁瞻這位神射手。 就連《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對柴榮的勇氣都是禁不住點贊: “周世宗治軍,號令嚴明,根本就沒人敢主動進犯。 攻城時,周世宗也是親自沖鋒,當箭矢落在左右時大家都害怕得不行,唯獨他是顏色如常?!?/span> 這在歷史上的整個帝王群體中估計都是少有。 所以,綜合評價:周世宗不管是在戰略、戰術,還是個人勇氣方面其實都在宋太祖趙匡胤之上。 只是,歷史實在太吝嗇,只給了柴榮五年的時間,不然,根本就不會有趙匡胤啥事,更不可能有所謂的宋朝。 參考資料: 1、薛居正《舊五代史》; 2、歐陽修《新五代史》; 3、司馬光《資治通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