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句話:“焦慮不會消除明天的悲傷,只會消耗今天的力量?!?/span> 人的這一生,每天都會遭遇無數的溝溝坎坎,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 一旦陷入焦慮的狀態,就像左腳絆倒右腳,一步未邁出,自己就已敗下陣來。 想要治愈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法,一步一步往前走,焦慮自然而然就沒有了。 治愈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強制儲蓄,深耕能力,戒掉攀比。 ![]() 強制儲蓄 2022年快要過去了,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你今年存下了多少錢? 評論區的答案,可謂是有喜有憂。 有年輕的單身貴族炫耀瀟灑的生活,月月消費月月光; 也有人感慨人到中年,養家糊口無法存錢的不易; 然而,最高贊的評論還是那些曬存款數額的人。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笨ɡ镉心艿钟L險的資金是生活最大的底氣。 最近收到了同事小鐘的一條信息,“能不能借我點錢周轉一下?” 看著這條信息,我不禁唏噓。 小鐘是公司出了名的精致女孩,每天打車上下班,工作累了就點一份下午茶犒勞一下自己,遇到假期就到處旅游,吃穿用度都十分奢侈,引得大家紛紛羨慕。 然而,疫情突然反撲,公司停擺,所有員工都放假休息。 一開始還能在朋友圈看到小鐘精致的九宮格照片,沒過幾天,就沒有任何動靜了,直到今天收到她借錢的短信。 詢問之后才知道,原來小鐘光鮮亮麗的生活是以月光為代價的,之前工作穩定的時候,每個月收入不錯,養活自己綽綽有余。 現如今居家休息,沒有收入進賬,房東催債,花唄和信用卡賬單也催繳,生活壓力撲面而來,眼看著要到交租還款的日子了,捉襟見肘的小鐘只好跟身邊的同事朋友開口了。 好在平時小鐘為人仗義,大家也紛紛解囊相助,幫她渡過了難關。 事后,小鐘感慨道:老話說得好,要“晴帶雨傘,飽帶干糧”,以后每個月必須強制存錢,這樣到處求人,說好話借錢的場面再也不想經歷了。 富蘭克林說:兩個口袋空的人,腰挺不直。為什么呢?因為會求人! 我們努力掙錢,好好存錢,不僅僅是因為愛錢,而是為了過上更加從容,踏實的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苦,但是錢能解決80%的苦,而存錢是抵御這些苦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了一定的積蓄,我們將不再擔心一家老小的溫飽問題,可以更加從容地欣賞生活中的點滴幸福; 我們也不用整日委曲求全,可以有說“不”的權利和自由,可以優先選擇自己心中所愛; 我們還可以在危機來臨的時候安心蟄伏,陪伴家人,讀書學習,化危機為轉機。 強制儲蓄不僅可以掃清生活中的一地雞毛,還可以化為我們生活中的“定海神針”,核心穩了,一切就都順了。 ![]() 深耕能力 稻盛和夫在《斗魂》中寫道,把精力傾注在一個領域,鉆深鉆透,就能明白人生的真理,理解大千世界,森羅萬象。 我們不需要成為樣樣精通,十項全能的人,人生的珍貴之處就在于,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和擅長的領域,并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前段時間的金鐘獎,臺灣女星謝盈萱因在《四樓的天堂》中出色的表現喜獲金鐘獎視后。 盤點這些年她演過的角色,既符合自己的年齡,又各自出彩。 人到中年才開始斬頭露角的她深知,只有打磨自己的演技,才能在屏幕上取得一席之地。 為了提升演技,她很喜歡站在街邊觀察路人,遇到跟她不同的人,就會觀察別人的講話方式,熟悉別人的聲調音色,了解別人解讀事情的邏輯; 看到好的影片,她會分門別類地收藏在文件夾中,在空余時間用來專門模仿和學習別人遣詞造句的習慣和說話的語氣; 生活中所有的重心都圍繞著“表演”二字展開,哪怕是出門去認識新朋友,也是因為對表演有益。 正是因為她在專業上的不斷深耕,才一步步從無人問津走向了配角、主角,從劇場演員走向了影后、視后。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腳踏實地的深耕細作,專注地在一個領域提升自己,然后收獲碩果。 心理學有個著名的“短板效應”,然而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傳統的“短板效應”將被“長板效應”取代。 因為當你把木桶傾斜,你會發現是否能裝更多的水,取決于你的長板,也就是最擅長的技能。 認準某個領域,以一顆匠心踏實深耕,持續發展自己的長板技能,才能獲得意外的驚喜。 ![]() 戒掉攀比 看到過這樣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 生活中的許多痛苦和煩惱都是因為我們盲目和別人攀比,而忘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大文豪馬克吐溫說:攀比使一切快樂死亡。 北大才女劉媛媛分享過一個小故事: 一天,國王給智者出了一個難題: “如果我在紙上畫一條線,不允許你以任何方式把這條線截斷,請問如何把這條線變短?” 答案出乎所料——在原來的線旁邊畫一條更長的線。 讀到這個故事時,劉媛媛正在上大學,是人生最為自卑的時刻,聽完這個故事,她潸然淚下。 她感慨道: “原來正是因為有了那條更長的線做比較,原來的那根線才被定義為“短”,正是因為我們跟別人比較,我們才會自卑地把自己定義為窮、笨、丑。 如果沒有那根長線做比較,那么這條線就是一條正常的黑色直線,它沒有所謂長和短; 如果我們沒有和別人比較,我們就是一個正常的普通人,我們有優點,有缺點,越比較,越是浪費生命?!?/span> 很認同莫泊桑的一句話:人如果能堅定自己內心所想,不攀比,不盲從,不被他人影響,一門心思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會快樂很多。 就像長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只是配速不同而已,到最后我們都會到達終點。 有的人選擇一開始出發的時候跑得很快,有的人選擇慢慢跑直到最后沖刺,還有人勻速跑完整場比賽。 我們不用急于去跟別人比速度,也不用羨慕別人已取得的成就,找準自己的節奏,才能在人生這條路上跑到終點。 ![]() 《如何才能不焦慮》一書中有一個觀點令人印象深刻: “焦慮就像是流感,隨時都會發生?!?/span> 大多數時候,我們焦慮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認識,跨過去是唯一的出路。 強制儲蓄,卡里有錢,才能安心生活,靜心前行; 深耕能力,提升格局,方能行穩致遠,無可替代; 戒掉攀比,守住節奏,則可穩定情緒,靜待花開。 點個在看,愿我們不斷修煉,堅定內心,放松下來感受生活,不慌不忙,邂逅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簡介:之栩,富書專欄作者,富小書的人,和你一起用文字探索生活的意義,本文首發公眾號: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