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村享譽世界,是臺灣游必去的打卡地。 蕈[xùn]狀巖 燭臺石 野柳雖然只是新北市萬里鄉的一個小漁村,但卻是臺灣十二大名勝之一。 這里的野柳地質公園是讓人震撼,處處有驚喜的世界級地質奇觀,把臺灣北海岸的這顆摧殘明珠點綴得奇麗無比。 大自然用神奇力量,鬼斧神工般塑造出驚世駭俗,千奇百怪的奇巖景觀。 這座原生態的地質博物館集雄奇險秀怪異曠美于一身,是大地天然雕塑藝術的無上精典,可以讓一切人類藝術家俯首稱臣。 遙望大陸 它如同一本包羅萬象的綜合性大書,盡情地彰顯著地理之奇,張揚著藝術之美,昭示著上天之偉,洋溢著詩歌之韻,啟發著思想之靈…… 形似臺灣地圖的“臺灣石”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但野柳比歌曲中的澎湖灣還美,澎湖灣有的她有,澎湖灣沒有的她也有!海洋風情、漁村風光和地質奇觀在此交相輝映,畫出了一幅迷人的絕世奇景。
遠古貝類化石與樹葉化石同體 公園景區為大屯山余脈呈帶狀伸入海中的海岬(尖形陸地),雖然只有1700米長,但岸上卻遍布海蝕性蕈[xùn]狀巖,其數量之多,形態之詭,世界罕見。 景區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因其外形像一只海龜,又被稱為野柳龜。 象石 2000多萬年前,地殼運動抬升起海床,形成了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巖床等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 海蝕崖 海蝕溝槽 礁石群 景區的地層以海砂巖為主,從上到下層次分明,依次為砂巖、頁巖、鈣質砂巖、砂頁互層巖。 由于長期風吹浪打的海蝕和風化等作用,逐漸形成了由奇奇怪怪,種類繁多的蕈狀巖、蜂窩石、壺穴(壺形凹坑)、溶蝕盤等匯聚而成的奇石大觀。 蜂窩巖 壺穴 其巖體的松軟部分被侵蝕后,剩下堅硬結核,形成了頂部黝黑發亮,布滿坑洞的蕈狀巖。 蘑菇叢林 景區共有形如蘑菇的蕈狀巖180余個,其傘蓋的表面如同隕石燃燒形成的熔殼。 刀砍斧劈 這些如同天外來客的奇巖怪石最引人注目,是景區最具代表性的的景觀。 大自然圣手神工,雕琢出千姿百態,維妙維肖的大量人物、動物、景物、器物形象。 猩猩大金剛 依形態神韻,它們各有美名,如:龍頭石、乳石、駱駝石、梅花石、臥牛石等…… 情人石 冰淇淋石 豬鼻朝天
蛙石 美人魚 龜石 豆腐巖 獵豹石 浪打石 “女王頭”是蕈狀石的代表,是公園的象征和標志,更是臺灣旅游的一張名片。 女王頭 女王頭高達2米,突起在斜緩的石坡上,其線條輪廓所表現的女王形象生動逼真。發髻高挽,美頸修長,美目遠顧,神態雍容高貴的女王頭像不禁把人的思緒帶入到古老的埃及和遙遠的英格蘭。自然造化的神奇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因風化剝蝕,女王的脖子越來越細,科學家預估在2040年前后將斷掉,但景區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未做任何保護。 韻味任由想象 臺北、淡水、基隆離公園都很近,車程均約為1.5小時。 漢堡 令人感概的是,這個臺灣金牌景區竟然不賣門票,而只是收點象征性的“環境清潔維護費”,意思一下而已!這與某些借景生財,借景宰客,把大自然圈起來,把祖宗留給每個人的遺產弄來賣錢的地方形成了鮮明對比。 站在入口高處的觀景臺上,可眺望整個公園,沿步道則可一路零距離盡覽海蝕奇觀。 公園大概分為三區: 第一區為蕈狀巖和姜石集中地,壺穴與溶蝕盤眾多,也分布有一些風化窗和海蝕溝。 姜石 風化窗 風化紋 第二區的景觀與第一區類似,數量雖然相對較少,但著名的女王頭、象石、仙女鞋和花生石皆位于此區。 花生石 仙女鞋 第三區為海蝕平臺和壺穴密集區,也有不少著名怪石分布,如各有妙韻的二十四孝山、珠石、瑪伶鳥石,燈塔、海龜石、海狗石等。 海蝕崖 馬玲鳥石 第三區的外側是與海相連的懸崖峭壁,內側則是公園的生態保護區,區內的菠蘿樹上碩果累累,美人蕉、龍舌蘭、南國薊、海芙蓉等海岸植物郁郁蔥蔥。 野柳還是候鳥南遷到達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候鳥北返在臺灣的最后落腳點之一。種類繁多的鳥類是公園的又一大奇觀,除冬天外,是觀鳥的絕佳勝地。 礁石上的海鳥 野柳岬的末端有海底觀光隧道,有臺灣最大的海洋動物表演場所 “野柳海洋世界”,動人的景象讓無數游人流連忘返。 野柳是海陸交融幻化的奇景,是天公垂青神創的杰作,她以??菔癄€的傳奇感動世界,為臺灣旅游圈粉無數。雖不能說不到野柳,等于沒有到過臺灣。但卻可以這樣說;不到野柳,你的臺灣游一定會讓你非常遺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