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風水師考察古墳、古祠,大多數站在墓前或者正門前打開羅盤,觀來水去水,左右山巒,然后下結論,一二三,……。 考察古典精品,就好比書畫家欣賞名家作品,激動之余,不是浮躁地評頭論足,而是從專業角度去分析內涵,與作者達到相近的認知,這樣的考察,才是高手的表現。 是否專業,看三步。 第一步,山地格龍,平地測水路。用什么格龍?看穿山七十二龍,龍分陰陽兩片,這條龍是陽龍還是陰龍?五行是什么? 第二步,排龍。到穴地測入首龍之頂。也分陰陽順逆??吹乇P二十四山。再對應排龍法,看來水、去水,是什么九星?立向是九星里的什么?入首是什么九星?這樣一一對應核查一下,就知道這個經典的古墳、古祠的成功之處。 第三步,觀水路是順行還是逆行。順行兼什么或兼左或兼右,逆行兼什么或兼左或兼右。同時,山峰、來水、水口,分屬于三元天地人什么系統?這道程序同時進行。 一個古祠,父母山寅龍起頂,水口申,左邊隨龍水在乙方可見來,遠水大水巽巳水,大水腰帶橫過,出申庚,與右邊隨龍水匯聚總口申庚。申多庚少。 正前方丁峰。 立癸山兼丑,門前開塘,左右小水聚在塘中。建后,人財快速崛起,二代后人丁漸衰,財富不減。 家族堪憂,遍尋風水名師。 緣遇風水高人,考察山水大局后,定下了改進方案:做一個圍院,正前方開門,立癸山丁正向三度兼子。 從此,人丁興旺,大富大貴。 這個古典祖祠,如果內行,這三步曲,用上了考察一番,拍案稱奇! 附文:洪秀全祖墓考 廣州市花都區芙蓉鎮芙蓉水庫內,埋葬著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高祖父。以往凡去參觀者,只能略見來龍及明堂護砂,墓地之處卻是波光鱗鱗,淹沒在十數米深的水庫之中。今年春夏,芙蓉水庫出現三十年來最低蓄水位,洪秀全祖墓一覽無遺,為能讓諸多同好共同研討,便將現今實錄資料發表,以饗各位。 洪秀全從一個農民成為太平天國領袖,再到天國滅亡而功敗垂成。真可謂成也祖地之庇蔭,敗也祖地之定數。其何以成?因其祖墓地來龍王氣蔥蘢,龍上蔭龍水終年不涸;其何以敗,因其祖墓地堂局不固,垣氣外泄,精華走失,雖成亦敗。后又定都南京,早有楊公指出南京下砂不鎖,長江一去不回,垣氣外泄,短命之都,歷朝莫不如此。天國功敗垂成,皆為理所當然。 其地來龍為乾脈,穴葬脈止之窩后,立子山午向兼壬丙,清嘉慶二十年重修,嘉慶十九年,洪秀全乃生。
以下是廣州文史館研究資料: 1990年底,,由于氣候干旱,雨量稀少,水庫蓄水逐年減少,幾乎乾涸見底,許多過去被水淹沒的墳墓,因而露凸了出來。一次,我們文史委員會的同志,在陪同外賓參觀芙蓉度假村時,發現“土地壇”腳下,距陳濟棠母墓南100多米的地方,凸起古墳數座,墓碑漬滿污泥,長滿青苔。嗣將墓碑洗淨,則見“碑文右上方刻“嘉慶二十年秋月吉日重修”,中間刻“清顯考諱沿三洪公大人之墓”,左下方刻“祀男英經、英綸、英緘、英緯;孫會玄同立”字樣?!昂槿闭?,系洪氏十一世祖,清朝嘉慶年間,廣東梅縣石坑鎮有洪族一支, 全家遷來花縣福源水村定居,不到兩年,洪老漢逝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洪老漢的二兒子洪英倫稍懂風水相術,他得知芙蓉嶂的風水詩后,便按照詩中所指,到芙蓉嶂察看,果然為風水寶地。于是選定位置,把父親尸骸遷葬到此。據此,完全可以證實,洪氏始祖墳既未被毀,也未被挖,亦未改姓,所傳避禍改姓即可否定。洪秀全的這個祖墓沒有特別之處,同花縣民間普通墓式一樣,青磚灰縫構筑,經水浸30多年,墓仍完好無損,也算難得了。。嘉慶二十年(1815年)正是洪秀全出生的第二年,洪公三是他的高祖,洪秀全即為洪公三第五代孫。(中陽子 ) 












|